一、广州大学简介
广州大学(Guangzhou University)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90多年的办学传统。现有大学城、桂花岗、黄埔三个校区。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设有26个专业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十一大学科门类。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广东省和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机遇,坚持“四个面向”,深化与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对接”,聚焦新工科、新文科、新师范建设,积极探索新医科和新农科发展,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目前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化学、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等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近年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稳居前100位,学校综合竞争力整体呈上升态势。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通过培育与引进并举,基本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学术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3353人,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2120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中被聘为副高以上专业职务者1351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730人。现有全职两院院士6人、全职外国院士1人、特聘院士5人、双聘院士4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109人次,省部级人才项目入选者107人次,广州市高层次人才296人。
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伴随着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一路走来。1958年成立马列部,1987年开始招收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2004年开始招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术硕士研究生,2010年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由社科教学部与思想政治教育系合并组建马克思主义学院。现有广东省一级优势重点学科1个:马克思主义理论,覆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建设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1个: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教学(思政)2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2022年开始招收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博士研究生,2023年入选首批广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2人,含教授12人,副教授26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38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理论领军人才2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会评专家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4人,教育部全国首届高校优秀思政课教师奖励基金二等奖获得者1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1人,广东省社科联主席团成员1人、“南粤优秀教师”5人,省高校及宣传思想战线“千百十”人才培养对象6人,全国及省级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以上7人,省委宣传部特聘理论宣讲专家1人,省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及《南方智库》研究员3人等。
坚持以党建引领发展,学院入选首批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近年来,先后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7项、重点项目5项,一般项目等4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及中央“三报一刊”等发表论文230余篇,成果先后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中宣部年度优秀理论报告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7项,二等奖5项,省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等。拥有教育部教学科研示范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一流课程2门、省精品课程5门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连续12年被评为最受大学生欢迎教师团队。
二、基本条件
(一)品行高尚、为人师表,学风端正、治学严谨,身体健康,热爱高等教育事业,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
(二)拥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能够胜任高校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
(三)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团队合作精神,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大的发展潜力。
三、招聘专业或领域
马克思主义理论下属各二级学科
中共党史党建学
政治学
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方向)
历史学(中国近现代史方向)
教育学相关专业
伦理学相关专业
四、招聘岗位类型
分为“百人计划”、“强基计划”两类人才:
(一)学校“百人计划”人才引进条件
1.领军人才。为师德高尚、学风正派的学者,学术造诣高深,取得所在学科国内外公认的突出成就。具有本学科前瞻的学术视野、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研发能力。熟悉本学科、本领域国内外前沿的研究动态并掌握研究方法。能带领本学科赶超或者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的领军人才,年龄一般在55周岁以下。
2.突出学科带头人。指学术上具有较大影响力,教学科研能力突出并有持续发展潜力,在国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担任正高级职务并有主持国家级别重点以上科研项目的经历,年龄一般在50周岁以下。
3.青年杰出人才。具有较高的学术素养和较大的发展潜力,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对本学科领域前沿问题有独到见解,具有创新性工作思路,取得原创性科研成果并获同行专家认可,国内在职学者应已取得博士学位,在双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取得副高级以上职称的青年杰出人才,年龄一般在45周岁以下。
(二)学校“强基计划”人才引进条件
1.强基重点骨干。具有博士学位且在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担任正高职务,有丰富科研经历和成果的学者,引进后对本专业发展起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带头人作用;年龄一般在 45 周岁以下;或具有博士学位且在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担任副高职务,有丰富科研经历和成果的学者,引进后对本专业发展起教学骨干作用,年龄一般在 40 周岁以下。
2.强基基础骨干。具有博士学位,有一定的科研成果,有较明显的教学水平和潜力,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
五、配套待遇及福利政策
1.编制:纳入事业编制管理。
2.岗位:根据自身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聘教授、副教授、讲师岗位。
3.薪酬:执行广州大学同级别教师薪酬模式及相关福利待遇;照学校审定的人才层次聘任相应的岗位和职级,并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4.符合广州市政策的可申领享受10万元—30万元不等的博士后或博士安家费。
5.按政策申请市、区公租房和校内过渡房。
6.子女入学:符合属地义务教育招生条件和要求的情况下,可安排适龄子女就读广州大学附属学校,为引进教师子女协助提供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
六、应聘方式
相关简历和证明材料投递到393375063@qq.com
联系人:胡老师
电话:020-39366727
通讯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邮 编:510006
单位网站:http://marxism.gzhu.edu.cn/
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