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5日下午我院在行政东楼后座612召开关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初始问题及其回答”学术讲座,主讲人是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伦理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所所长李义天教授。讲座由学院党委书记罗明星教授主持,学院教师以及研究生积极参与。
李义天教授首先提出对于伦理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要注重研究问题而不是只关注于理论学习,要将美德伦理现代化,将伟大伦理学代表人物的思想运用到现实中国伦理中来。
其次,李义天教授从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初始问题做出解释,首先是“何为初始问题”。李教授通过引用大量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来阐述他的观点,从马克思恩格斯文本出发,我们能够发现大量反对道德的论述,其中主要表现在反对道德的客观性、反对道德的有效性(无效性)、反对道德的蒙蔽性(会误事)这几个方面。同时,李教授对于初始问题的产生进行了论述。初始问题实际是唯物史观条件下的道德合法性的问题;初始问题的产生不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对道德的批判和解构,而在于他们在给出这些批判和解析的同时又表现出的对资本主义的鄙夷和愤怒以及对于共产主义的向往和期望。
再次,李义天教授就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初始问题的理解进行了分析。根据对经典作家文本的研读,李教授认为当反对道德时,经典作家是直接用明确的言辞表达出来,指责道德的脆弱性和消极意义。当支持道德时,他们却仅仅是在表达某种蕴含着特定价值立场的态度或姿态,需要引申或转化才可以确认为相应的道德取向。并认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初始问题的根源在于唯物史观,是由唯物史观的内部必然生长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张力必然导致的问题,是典型的马克思主义内部问题。
接着,李教授对初始问题面临的挑战做出回应,提出在面对机械主义挑战时要认识到不能过分强调“被决定”,道德观念被经济基础决定,只是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而言的,根据唯物史观我们要知道“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经济基础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的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并对虚无主义挑战和道德元问题做出回应。
最后,李义天教授提出我们的社会生活是需要道德和规范的。道德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下的人们的反思和选择的产物,资源的有效性、利益的排他性等等都会影响到人类,让我们即便懂得道德的知识和原则,也依然不能按照这些知识和原则所提出的道德要求我们自己,所以道德是必要的,生活是需要规范的。
讲座精彩,启示我们全面地去认识马克思主义,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以及初始问题,这对于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
(供稿:学院科研和研究生工作办、学院研究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