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授权点年度报告
学位授权点年度报告
07
2025-03学位授权点年度报告
07
2025-02《世界哲学》2025年第1期刊发我院黄罡副教授、赵中源教授论文《文明何以形态变化:一种源自“力”的本体论的拓扑学构建》。《世界哲学》2025年第1期目录文章认为,从“人类文明何以发生建构性的形态变化”这一基础性问题出发,“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命题论证得以进行拓扑学探究,并在“时空维度”与“历史现实”、“几何构型”与“权力关系”的重叠中,将“人类文明形态变化”展现为不断重复、持续再生的拓扑变化过程。文明形态的拓扑变化不仅呈现为话语形态的历史性演变,...
05
2025-02《哲学动态》2025年第一期刊发我院陈志伟副教授论文《一体三维:马克思对主体形而上学的超越》。《哲学动态》2025年第1期目录文章认为,“内在性”构成了笛卡尔以来西方主体性哲学的逻辑建制和理解语境。“内在性”隐含在哲学家们的意识深层,潜移默化地规定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及理解方式,进而使其哲学呈现出明显的主体形而上学倾向。超越主体形而上学的关键在于对“内在性”的批判。马克思洞悉了主体形而上学的“内在性”困境,从三个维度超越了主体形而上学。...
04
2025-02《政治学研究》2024年第6期刊发我院黄罡副教授论文《“两个结合”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的原创性建构》。《政治学研究》2024年第6期目录文章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并以“两个结合”为指引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由此促成了对新时代党的文化领导权的全新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创新的根本保证与显著特征在于党的领导,这一逻辑关联将“...
27
2024-12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正式公布“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立项名单”,我院吴阳松教授申报的“中国共产党创新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深刻内涵与体制机制研究”获批立项。据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层次最高、资助力度最大、竞争性最强、最具权威性的项目类别,也是衡量高校社科研究实力和科研组织能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院连续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
16
2024-10《政治学研究》2024年第4期刊发我院欧阳景根教授论文《国家制度竞争力:结构、机制与建设》。该文是其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制度竞争力的形成机理与提升路径研究》的核心成果之一。文章认为,制度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础,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制度竞争力由制度硬实力和制度软实力构成。制度硬实力衡量制度在实践层面上的实用性和功效性,制度软实力衡量制度在观念层面上的正义性和吸引力。国家制度竞争力的形成过程,...
23
2024-09《南京社会科学》第8期刊发我院刘田博士论文《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活力的提升》。文章认为,社会活力在改革开放及其深化进程中得以提升,其作为当代中国越发重要的概念与议题,学界已展开多样性解读。社会活力与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及其本质力量存在关联,在处理人与自身、人与生存世界的多重关系中,人的本质力量逐步以合理方式外化为社会有机体的种种现实因素,多元形态的社会活力也逐渐生成。从改革开放到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历史,...
29
2024-042024年4月26日《人民日报》(理论版)刊载了我院吴阳松教授的理论文章《自觉做良好政治生态的有力促进者》。文章认为,良好政治生态是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生成的基础,是党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要自觉做良好政治生态的有力促进者”,为年轻干部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严守纪律规矩、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提供了根本遵循。文章提出,年轻干部自觉做良好政治生态的有力促进者,就要始...
03
2024-043月26日,由广州“英雄花开英雄城”系列活动组委会指导,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我院和广州市哲学学会承办的“红色广州历史传承与新时代精神风尚”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大学举行。来自中央党校、广东省社科院、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市委党校等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广东红色文化研究会、农讲所纪念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相关负责人,以及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社科联相关部门负责人,广州市哲学学会会员,广州大学等高校学生...
28
2024-03《民族学刊》2023年第7期刊发我院谢圣庚博士的论文《“国家—民族”理论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成功实践——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改造》。文章认为,目前学界不少研究受西方学术话语体系的影响,单纯地将西方“民族—国家”的概念和叙事镶嵌到中华民族叙事之中。要建构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必须走出西方的话语体系。“国家—民族”理论是中国学者在中国历史、中国国情、中国道路、中国理论...
25
2024-03《孔子研究》2024年第1期刊登我院左康华副教授的文章《家国一体的天下秩序及其理论逻辑——以<白虎通>为中心的考察》。文章认为,秦汉之际社会秩序的剧烈变化使传统的“家国同构”模式遭遇严重挑战,如何在帝制中国重新建构起规范齐整的伦常秩序、社会秩序以及政治秩序,成为两汉之际统治者和思想家们面临的难题。伴随着礼治原则的确立与礼治秩序的延伸,以《白虎通》为中心,东汉思想家们建立“三纲六纪”之说,在重构伦常关系...
27
2023-12我院吴阳松教授完成的研究成果《新媒体时代政党形象建构研究》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6章,计26万字。该著作认为,以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为载体的各类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工具和主要平台,不仅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而且建构了党执政的基本环境,助推了政党形象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新媒体重构的信息...
26
2023-12《政治学研究》2023年第4期刊登我院赵中源教授、黄罡博士论文《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建构及其原创性贡献》,这是近年来赵中源教授团队在《政治学研究》发表的第6篇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学术论文。《政治学研究》2023年第4期该文认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成分和基础性工程。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成果。其理论建构以探析社会主义国家治理转向的动力及内在机...
14
2023-122023年12月13日下午,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第14期研究生学术论坛在行政东楼612室举行。本次论坛以“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智慧治理的基本问题研究”为主题,由我院22级党的建设专业研究生张雅淇主讲,学院研究生20余人参加论坛。张雅淇同学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视域下,分析了智慧治理的核心概念、价值定位、基本路径和数智安全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张雅
30
2023-112023年11月29日下午,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第13期研究生学术论坛在行政东楼612室举行。本次论坛以“以中华传统美德涵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逻辑分析”为主题,由我院22级党的建设专业研究生李承恒同学主讲,学院研究生20余人参加论坛。李承恒同学紧跟时政热点,深入分析“中华传统美德”涵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逻辑,从阐发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价值、内涵出发,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在其现代性转化过程中推动中...